自我覺察(self-awareness)指的是什麼?對身心健康有什麼幫助嗎?
不論是心理學或管理學都強調自我覺察的重要性,但是不覺察有什麼關係嗎?
不同書本或學派對於自我覺察的定義略有不同,簡單來說,就是「觀察自我的狀態」,包括身體感受、情緒、想法等。
以身體感受來說,當感覺到口渴,我們會補充水分;當感覺到疲倦,我們知道要休息。
從「觀察自己的感受」開始,就能夠知道並評估自己的狀態,也影響了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、要說的話。
我想大家都會認同,現代社會中哪個人沒有壓力?而許多的身心不適、病痛也正是源於「壓力」。
有觀察過自己在壓力大時會有什麼症狀嗎?睡不好、胃痛、拉肚子、便秘、心悸、煩躁、易怒、容易與他人起衝突等,這些都是壓力之下常見的身心反應。
其實適度的壓力並非壞事,剛剛好的壓力會讓我們覺得有挑戰性,甚至有機會激發出個人潛力、獲得成就感。
反過來說,當壓力太大,也可能導致工作及生活的熱情減少、效率下降。
重點在於何謂「適度的壓力」,這就回到我們能不能去覺察跟評估自己的壓力值是否已經爆表。
因此,「減壓」得從自我覺察開始,否則長期下來身心都會處於受威脅的狀態之中。
會想寫這篇文,也是因為門診中觀察到壓力對於身心症狀的影響,雖然透過中藥或針灸可以改善症狀,但長期的核心壓力源若無法被看見,症狀也容易反反覆覆。
而這個「看見」,就是要透過自我覺察。
當然,也包括我自己真切感受到自我覺察的幫助,也因為這樣,持續接觸了一些心理學的書籍、課程,以及正念的概念。
回想起來,我曾經以為自己很懂得覺察、也很了解自己,但在嘗試練習後,才發現原來自己連幼幼班都還沒進入呢(苦笑)
除了減壓,自我覺察的幫助其實很廣泛,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,面臨人生重大選擇時感覺迷惘不安,無法確定自己真正的想法;與親密家人相處時常感覺不自在卻不知道怎麼辦;或者自覺已經盡心盡力,別人卻還總是對自己不滿意;還有一個比較直接的問題,現在的你,還常常感覺到平靜與滿足嗎?
並不是說開始自我覺察以後,這些困擾就能馬上迎刃而解,但它會是一個開始,一個有機會朝著自己期望的人生前進的開始。
如果不真的理解自己,怎麼去談自己想要什麼對吧?
而要能理解自己,也一樣得透過自我覺察,真正去貼近自己。
其實我認為自我覺察比想像中困難,過程中可能時不時卡關,也不是人人都有機會去尋求諮商的專業協助,所以想分享一些我在課程及書本中的收穫,希望能帶給大家一點幫助。
重點瀏覽
以「身體覺察」為起點,啟動身與心的連結
自我覺察包含觀察自己的身體感覺、情緒與想法,蠻建議從身體的覺察開始,這也是正念減壓課程中的第一步。
我曾上過一堂華人正念減壓中心胡君梅老師的課,正念訓練就是在練習覺察,同時強調「人在心在」的概念。
正,就是當下(ing)的意思;念,指的是念頭、想法、信念等。
要時時處於人在心在的狀態很困難,因為大腦隨時都有各種想法在運轉,我們常常會手邊做一件事,腦中在想另一件事。而一心多用其實是假象,大腦只是在不同的事情之間頻繁地切換,是非常耗能的。
在《踏實感的練習》一書中也提到一個研究發現:當我們的大腦越不專注,就越不快樂。
練習正念、練習停留在此時此刻,當覺察到自己分神了,就再溫柔地將自己帶回當下,這個過程除了是在練習覺察,也同時在訓練專注力。
許多自我覺察的練習是從情緒、想法開始觀察,不過不是每個人都能直接去感受自己的內心世界,也有不少人是對情緒或想法有基本的覺察,但常常忽略身體的訊息,以至於是到生病了,被迫得休息時才理解身體有其極限。
所以建議從身體的感受入手,舉例來說,去觀察身體各處的感覺,通常不舒服的感受是比較容易被注意到的,像是痠、緊、脹,甚至是麻痛感。
門診中就常觀察到,許多人是已經痠痛到干擾日常生活或睡眠,才驚覺自己有多久沒有好好放鬆筋骨。
延伸閱讀:允許自己放鬆,找回身心彈性
除了痠痛問題,還可以觀察疲倦感、眼睛乾澀、頭痛、頭暈、頭重、心悸(靜態時感覺到心跳)、胸悶、腹脹痛、胃脹痛、水腫等各種身體反應。
在正念練習中並沒有特別強調觀察症狀,但由於門診中發現這些細節太容易被忽略,因此還是建議大家為自己從頭到腳觀察一遍。
接著,可以從「吃喝拉撒睡」想一輪,這也是我在門診中會反覆詢問的問題:
食量最近如何?跟以前有不同嗎?食慾是變大還是變小呢?
會常常口乾舌燥嗎?一整天的液體量有足夠嗎?喝水能緩解口乾嗎?
大便幾天上一次?是條狀順暢,還是乾硬顆粒便呢?會不會常軟便或拉肚子呢?
小便時會不會有不適感?顏色會很黃嗎?
最近睡得如何?精神好不好?可以30分鐘內睡著嗎?睡眠品質是熟睡還是淺眠?中間醒來幾次?是因為什麼原因醒來的呢?睡眠跟以往有不同嗎?
身體能提供很多微小的訊息,當我們開始關注,就有機會做出調整。
比方說,因為注意到水喝不夠大便容易乾硬或小便發炎,所以提醒自己增加每天的喝水量;或者睡前辦公常導致難以入睡,調整成睡前一小時內不碰公事,改成伸展、放鬆筋骨,讓自己能好好睡一覺。
延伸閱讀:睡不好嗎?掌握睡前儀式的2大核心概念
而身心之間緊密相連,心理壓力大時,往往也能從身體觀察到變化;反過來當身體不舒服時,心裡自然也會難受。
當我們對於內在的覺察還比較陌生時,可以先從身體覺察為起點,慢慢養成自我觀察的習慣,也會更能知道有沒有「過度耗損自己」。
面對身體,我們可以抱持著「合作」的心態:當走在人生想前往的路途上,我願意跟我的身體好好合作。既然是戰友,就需要傾聽身體傳來的訊息,在衝刺與休息之間達成平衡。
華人正念減壓中心有許多免費的影音資源:短一點的如3分鐘呼吸覺察,也有長時間的45分鐘身體掃描或正念瑜伽。
不需糾結每天得固定練習多久,配合自己的生活節奏就可以,短的長的都很好,重點在於常常練習、時時提醒自己「人在心在」,就會越來越熟悉覺察與專注了。
「情緒覺察」為何重要?被壓抑的情緒不會消失,而是變成壓力
接下來,要聊的是「情緒覺察」與「想法覺察」。
這部分在正念練習的步驟中,是先練習情緒覺察,再進展到想法覺察,最後才進入對周遭人際及環境的覺察。
為什麼我們需要去覺察情緒呢?
不知道大家看過腦筋急轉彎2(Inside Out 2)了嗎?第一集跟第二集都非常好看,用簡單易懂又可愛的方式幫助我們理解每個人內在有哪些情緒。
第一集介紹了基本情緒,包含喜悅、悲傷、憤怒、厭惡、恐懼,而第二集又介紹了焦慮、羨慕、尷尬、耍廢。
身為成人,大概都會對第二集的主角「阿焦」很有感吧?在自己身上,你有多常感受到焦慮呢?
除了焦慮,大家還可以做個小嘗試,問問自己:「我最近一次感覺到喜悅/悲傷/憤怒,是什麼時候?發生了什麼事?」
說真的,有些情緒之所以被我們稱為負面情緒,就是因為感受到時真的有夠不舒服,所以如果能逃開,是再好不過了。
因此有個大哉問是:感受情緒有什麼用嗎?
在我很喜歡的書《療癒,從感受情緒開始》中提到:「如果你不想被情緒控制,就不能逃避情緒。相反的,你需要去認識情緒、去感受情緒,因為我們要先擁有情緒,才能讓情緒離開。」
情緒是我們與生俱來所擁有的,如果不去感受跟看見它,那自然就需要壓抑它。
但被壓抑的情緒其實不會消失不見,而是變成壓力來源之一,也許會在未來的某一天爆發開來,不管是身體的疾病,如失眠、腸胃疾病、癌症等,還是心理的疾病,如焦慮、憂鬱等。
而且為了壓抑情緒,我們會需要運用很多「防衛機制」,比如忙碌、暴飲暴食、過度思考分析、成癮行為(比如網路、酒精、藥物成癮…)等,好讓自己不去感覺到情緒,長期下來也都會加劇身心傷害。
中醫也很重視情緒,提到了怒、喜、思、悲、恐,當情緒無法正常流動,也會進一步造成「氣滯」,甚至是「痰飲」、「血瘀」等病理產物,長期下來,身心持續耗損,人也會漸漸虛掉。
除此之外,情緒還有非常重要的功用,如書中提到的:「情緒是指引,告訴我們下一步要往哪裡走。」
情緒像是生命的指南針,能告訴我們喜歡與不喜歡什麼,幫助我們做選擇。
有些人會認為,把情緒當指引,不就是被情緒控制嗎?不是的,是將情緒視為來自心裡的訊息,去感受跟理解這個訊息要告訴我們什麼,後續我們依然能好好思考、決定要做出什麼樣的行動。
書中舉了個簡單的例子:當你每天上班都感受到很煩悶,如果你願意去正視這種煩悶的感覺,或許會發現是你對於現在的工作沒有熱忱,進而去思考要不要回學校唸書,或是換個工作。
這邊我也想做個補充,回應前面提過的,光是壓力太大也會導致工作時常有煩悶感,也許你不是真的沒有熱忱,而是長時間給自己過大的壓力(比如事事追求完美),而這些細微的區辨也是要透過自我覺察。
反而是不習慣去感受情緒的人,因為太陌生了,在情緒浪潮撲來時更容易發生失控的行為,比如暴怒、說出傷人的話,或者傷害自己。
因此,好好感受情緒、讓情緒能夠流動,一來是為了不要生病,二來是透過情緒理解自己,活出心中想活的人生。
也推薦大家聽聽周慕姿心理師的這集podcast:EP09《腦筋急轉彎2》當焦慮成為我們的生活主控,要怎麼做才能安撫焦慮、擁抱情緒?
回顧過往,我其實沒什麼印象學習過情緒對我們的重要性,更別說要如何好好回應情緒,如果你也有這樣的感覺,也覺得感受情緒好陌生,你並不孤單,也許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長大的。
成長過程中如果遇到挫折,往往不會有人告訴我們難過是正常的、難過也沒關係,大部分聽到的都是:
「這有什麼好難過的?以後遇到更糟的事看你怎麼辦」
「反正難過又沒辦法解決問題」
「沒事啦,想開心的事情就好」
也因為從小浸泡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,外界的聲音會內化進心裡,當難過的情緒出現,腦中就會自然響起這些聲音,自動化地壓抑情緒。
這些沒被好好接納過的陌生情緒也會因此被大腦視為危險,啟動防衛機制能擋則擋,漸漸地也會越來越難去感受。
由於我們無法選擇只去感受舒服的情緒,覺察過程中,你會感覺到喜悅,也會感覺到哀傷與恐懼。
有時在一個事件中,同時有憤怒跟悲傷,又或者情緒會像洋蔥一樣,層層包裹,當你一層一層剝開,才會看到最深層而真實的感覺。
所以感受情緒勢必伴隨著脆弱感,也因此真的很需要勇氣。
但也只有藉由好好去感受,當情緒被看見了,才有機會減緩或消退,進而了解到,再怎麼痛苦的情緒,你都有辦法能度過。
書中有一段話也許能帶來一點力量:「勇敢並不是「不害怕」,而是就算害怕,你也願意去面對自己真實的感受。」
鼓起勇氣去覺察情緒跟想法、對自己誠實的你,其實很勇敢。
如果我們能放聲大笑,就也該能嚎啕大哭,對吧?
你會感受到痛苦或悲傷,同時也感受到自己有力量與之共存。
從「我」開始提問
自我覺察有一個很容易卡住的點是,我們常常會不小心把注意力擺在他人,如果他…,要是他…,我就可以如何如何。
想分享「鄧惠文的自我覺察必修課」中的一段內容。
情緒覺察或想法覺察,都是要回到自己身上,從「我」開始提問:
「我感覺到什麼情緒?」
「我怎麼了?為什麼這件事讓我覺得痛苦?」
「我討厭什麼?我害怕什麼?我需要什麼?」
當我們把注意力擺回自己身上,那就是在做自我覺察,不然我們只是把決定權交到別人手上,等待別人做出改變。
但自我覺察不代表我們只能檢討自己,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有什麼感受跟需求,在與別人互動時,也能適度表達、好好溝通,並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合作方式。
許多人在自我覺察時會感覺不舒服,很有可能是來自我們對於這些情緒跟想法的反應:
「我不應該有這個想法,這個想法很自私」
「我怎麼可以生氣,他又沒說什麼」
「時間都過了這麼久,還會想哭也太丟臉了吧」
關於這點,也許正念提到的「非評價」概念,可以拿來做衍生運用:「非評價,是指清楚知道自己的評價,但盡可能不被其全然控制。」
因為評價往往來得很快速,根本沒辦法做到不評價,更別說我們本來就身處於充滿評價的環境中,所以我們能做的是:知道自己對於這些情緒跟想法有這樣的評價。
原來,我認為自己有這個想法是自私的;原來,我不太允許自己生氣,但是事情發生時我的確有感受到憤怒;原來,我覺得哭泣很脆弱。
透過反覆的自我覺察、觀察自我對話的內容,你會越來越了解自己帶著什麼樣的信念在過生活。
信念一大部分來自我們的成長環境、社會文化,當清楚知道自己有哪些信念,我們也許就有機會重新選擇,是要繼續懷抱著這些信念,還是試著調整信念。
如果你是容易自責或內疚的人,請允許自己有任何情緒,也請告訴自己:「情緒沒有對錯,我的情緒是值得重視的」。
就如鄧醫師在課程中提醒的,「你觀察到的每一個需求,一定都非常重要」。
尊重自己的每一個感覺,甚至捍衛他們。
又如果你常常在照顧別人,長期下來疲憊不堪,一定要擺在心上的是,你值得先照顧你自己,而自我覺察就是開始關照自己的第一步。
假如在覺察過程中出現很多的不適感,會建議大家尋求身邊的資源,也許找信賴的朋友聊聊,或者找專業的心理諮商師,請千萬不要勉強自己獨自面對。
很認同鄧醫師說的這句話:「自我覺察幫助自己了解現下的狀態是不是必然。」
目前事情一定得這樣發展嗎?還有其他可能性嗎?
我希望有什麼改變呢?
如果這是我現在拿到的人生劇本,我可以如何演成屬於自己的故事呢?
若對覺察、對心理學有興趣,真心大推鄧醫師這堂自我覺察必修課。(很抱歉不是業配無法提供優惠碼XDD)
延伸閱讀:疲倦的你,身心都處於低耗電模式嗎?
自我覺察,是如實看見自己目前的模樣,後續我們仍有機會做點調整、做點突破,而你也會在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力量。
讓我們一起覺察,一起活得自在,一起減壓吧!
祝福大家都能透過自我覺察,開啟真正屬於自己的故事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