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期頭痛,不是只能靠止痛藥

by chuchu

(最後更新:2024.08.13)

月經快來,頭又開始痛了嗎?

門診不少人有經期頭痛的困擾,尤其常以兩側頭痛的型態發作。

當頭痛變得厲害,很可能會伴隨噁心嘔吐,許多人常會因為擔心頭痛越發劇烈而趕緊吃止痛藥。

大家可能不知道,除了止痛藥外,中藥處理經期頭痛的效果其實很不錯!

而且呢,還可以一併改善其他月經前後的不適症狀,改善的速度通常蠻快,吃藥後的當次週期或下一個週期,就會舒服蠻多了。

經期頭痛,經前症候群常見症狀之一

不只女性,相信大家如果曾經有過頭痛的經驗,即便只是稍微悶痛,都會覺得很難受。

頭痛時,注意力會變得不容易集中、疲倦,有些人還會有噁心反胃感,甚至嘔吐。

更不用說,如果是經期頭痛,往往不會只有頭痛這一個症狀,疲累、胸部脹痛、情緒不穩定都很常一起出現,而會有哪些經期的不適就與個人體質有關。

其實,有九成以上的女性曾經歷過月經前大大小小的不舒服,比例非常之高!(大家請給自己一個抱抱)

如果症狀發生的時間點,與經期相關(大多是經前7天至經後3天)、連續3個月發生,就符合經前症候群的定義。 

臨床上也有不少人是在排卵期過後,就開始出現各種小症狀,隨著靠近經期,越來越不舒服,等於一個月之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都有不適感。

以頭痛來說,很多人是痛起來就得服用止痛藥才能緩解,隨著疼痛頻率增加或程度加重,止痛藥可能越吃越多。

想跟大家分享,經期時頭痛發作,不是只能依賴止痛藥,中藥的效果其實也非常好哦!

經來兩側頭痛,運用中藥或針灸,調暢氣機是重點

關於經前症候群,在現代醫學的觀點中,誘發機轉還不是很明確,目前是推測與對女性荷爾蒙的波動較敏感,或者腦中的某些神經傳導物質異常(如血清素)有關。

從中醫的角度,不論是排卵、賀爾蒙的升降、月經來潮,除了身體的氣血要充足之外,這些生理機制要能夠穩定運作,還有賴於「氣機通暢」這個重要因素。

「氣」,大家可以想成身體要做事情所需的能量,消化、思考、活動等等,簡單來說,我們需要有「氣」來維持體內大小機能活動。

但是,氣不只是要夠,還要能順暢流通、去到該去的地方

當體內的氣流動不順暢,不論是否伴有氣血的不足,長期下來,會出現所謂的「氣滯」狀態

而「疼痛」,有兩大常見因素,一是「不通則痛」;二是「不榮則痛」。

氣滯所產生的疼痛,屬於第一種「不通則痛」,在經前這個尤其需要氣機通暢的時期,就容易誘發經期頭痛,而且常以頭部兩側的疼痛為主。

當然,也並不是所有的兩側頭痛都是這個因素所造成,但比例相對高。

門診也遇過不少體質太虛,屬於第二種「不榮則痛」的類型,疼痛位置可能是整個頭,或後腦勺,也有痛在兩側的。

體質虛弱的狀態下,不只是經期頭痛,包括倦怠、水腫、情緒低落等,都是很常見的。

延伸閱讀:疲倦的你,身心都處於低耗電模式嗎?

所以,疼痛部位並非絕對的診斷依據,還是要回到整體體質、脈象來判斷哦!

服用中藥,目的也不僅僅是止痛,如剛剛所說,是要讓全身的氣機流動能夠比較順暢

這也是為什麼,來調理經期不適的大家,吃中藥一段時間後,往往都會發現,除了月經來比較不會頭痛之外,包含平時的腸胃不適、睡眠不安穩等,也都一併改善了。

除了經期頭痛,一般的頭痛,或者其他的月經前後症狀,也都可以透過中藥調理舒緩。

如果會害怕中藥的味道,針灸也是很好的選擇。會依照不同體質,選用適合的穴位,可能針在手腳或者頭部、肩頸,也能有效緩解頭痛。

偏頭痛,也容易在月經前後發生

剛剛聊到兩側頭痛,大家可能會聯想到偏頭痛,其實,並不是所有的側邊頭痛都稱為偏頭痛哦。

不過,偏頭痛的確也相對容易出現在月經前後。

偏頭痛,是一種神經血管性頭痛,屬於原發性頭痛。除了會偏一側頭痛之外,還會伴隨脈搏式的跳動感,也很常出現噁心嘔吐、對光線或聲音的敏感、頭暈,或者視覺異常。

而誘發偏頭痛的因素有很多,除了壓力、飲食、睡眠等,其中也包含了賀爾蒙或血清素的變化,解釋了為什麼偏頭痛也容易在經期前後發作。

不論是一般的經期頭痛,或者月經前後偏頭痛加劇,當大家注意到會影響作息跟工作,或者發作頻率越來越高,甚至止痛藥的效果越來越差,就建議要找信賴的中醫師調理一下體質了!

至少經前一週,好好放鬆,練習留在每一個當下

知道大家平常都很忙碌,壓力也不小,睡眠、飲食、放鬆時光往往很容易被犧牲掉。

不過,如果常常受經前不適困擾,我們可以做的,就是至少在經前一週,讓身體好好休息、吃營養的食物,頭痛頻率就有機會下降

在這禮拜,盡量睡足7小時,飲食以原型食物為主,減少零食餅乾等加工品的攝取。

另外,大家可能不知道,水分攝取不足的脫水狀態也有可能誘發頭痛。

建議每天的湯湯水水至少1500-2000cc,隨身帶個水瓶,口微乾就喝個幾口,或者想到就喝,記得不要渴了才猛灌,身體會來不及吸收的!

一些比較有刺激性的飲食,如酒精、辣,也建議在這段時間少吃點。

其他關於日常身體保養,請往這邊走:已經接觸中醫(治療中及治療後的身體觀察與保養)

也別忘了溫柔地對自己說,「月經快來了,這段時間也許會比較不舒服,過幾天就會好一些囉,辛苦了!」

很多時候,習慣了快步調的忙碌生活,藉著月經報到,除了有個好理由(笑)讓自己好好休息外,也趁這時讓自己有意識地慢下來。

常常我們好像有在休息,但不一定有真正放鬆,腦袋可能持續想著白天的事情、明天的代辦事項,或者任何令你擔憂的困擾。

也因此,思緒有時放在過去,有時擺在未來,就是沒有停留在當下。

正念,就是「專注於當下這個瞬間」

正念是一九七九年麻省理工學院的喬.卡巴金(Jon Kabat-Zinn)博士,為了減緩壓力、慢性疼痛、頭痛等症狀所開發的療法,源自佛教禪學的概念。

他將正念定義為「正念是時時刻刻非評價的覺察,需要刻意練習(moment-to-moment non-judging awareness, practice on purpose)」

覺察,是學習看見與明辨,包括身體的感受、自己的情緒及想法、信念等。

而非評價的概念比較不好理解,與不評價不同。華人正念減壓中心文章中對於非評價的定義:「非評價,並不是不做評價,而是很清楚看到自己正在評價。非評價,是指清楚知道自己的評價,但盡可能不被其全然控制,例如:可以重視臉書或IG的按讚數量,但不全被這數字給控制。評價不是問題,被評價控制才是。」

不論是覺察還是非評價,都是我們還不熟悉的,也因此需要大量的練習。

就像是一位觀察者,去看見與感受,而不被主觀的評斷給控制,處於一個很有彈性的狀態

對於食物,可以細緻覺察咀嚼時口內的感覺,溫度、軟硬、甜鹹。

對於情緒,可以去覺察自己當下是喜悅、難過、或者憤怒。

不論是對自己或對他人、環境,當沒有了彈性跟餘裕,除了會讓思緒常處於煩躁、焦慮的狀態,也相對容易進入低潮的漩渦中。

但這並不是你的錯,只是從小到大,為了能好好生活,培養出了某些僵硬的習慣或生存策略,不知不覺中,腦海中充斥著許多的「應該如何」。

只是,現在我們長大了,也比小時候更有資源一些了,可以開始嘗試鬆動這些慣性。

當意識到腦袋被想法、念頭充滿時,我們將自己拉回,重新專注在當下。不管分心幾次,沒關係,只要再次將思緒帶回來就好。

試著讓自己留在此時此刻,也許是好好品味眼前的那杯熱茶,也許是專注於腳下踩著的步伐,或是拿起平時想看但沒空閱讀的那本書,也可以只是單純專注於自己的一呼一吸,感受此刻因為專注而放鬆的自己,有多麼輕鬆自在

當衝刺、努力成為日常,放鬆,反而需要刻意練習。

允許自己有感覺脆弱、沒那麼有力氣的時刻,嘗試對自己溫柔一些,輕聲告訴自己:力量會再回來的。

延伸閱讀:允許自己放鬆,找回身心彈性


什麼時候建議嘗試中醫治療?

1.經期頭痛反覆發生

2.經前症候群,影響心情、日常作息或工作

3.偏頭痛反覆發生


You may also like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