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眼睛又紅又癢揉個不停,也常常流鼻水、鼻塞、鼻子癢嗎?
沒錯,這就是典型過敏性結膜炎合併有過敏性鼻炎的日常表現。
有研究指出,高達97%有過敏性結膜炎的人,同時也有鼻子過敏。
苦惱的是,每次一癢起來,孩子就會好用力揉眼睛,即使努力避開過敏原,除濕機、除塵蟎機、空清機全開,但依然時不時就發作。
也許點了眼藥水會好一些,但又不希望得常常使用。
其實除了點眼藥水,中醫自有一套調理過敏體質的方法,可以增強孩子自身對過敏原的防禦力,不只遠離眼睛紅癢的困擾,還能一併改善鼻子過敏哦!
關於過敏體質,之前的文章分享過氣喘、過敏性鼻炎,以及異位性皮膚炎,這次就來聊一下過敏性結膜炎吧;)
重點瀏覽
眼睛紅癢、頻繁揉眼睛,當心眼睛受傷、散光度數增加
過敏性結膜炎沒有傳染性,可能會被環境中的塵蟎、灰塵、黴菌、貓狗皮屑、空污,或者花粉所誘發。
症狀以眼睛紅癢、流眼淚為主,其他還有分泌物增加、畏光、眼睛灼熱等表現。
眼睛一癢,就會想揉眼睛,但是越揉會越癢,尤其孩子的手常不乾淨又不太會控制力道,就可能造成眼睛受傷或引發感染,比較嚴重的情況還會影響視力。
此外,不論是眼睛過敏還是鼻子、皮膚過敏,發作起來都很不舒服,一下這邊癢,一下又要擤鼻涕,還常常覺得鼻塞吸不到氣,不僅影響專注力、情緒跟日常學習,甚至會干擾睡眠品質。
門診中我常跟大家分享,輕微的過敏不一定需要治療,但一旦影響到孩子的睡眠,不論是入睡時間拉長,或者半夜因為過敏症狀而中斷睡眠,就需要好好調理過敏體質。
除了觀察有無影響睡眠,白天上課時會不會常有過敏症狀也是重點,大家可以想像,不論是眼睛癢還是鼻子癢,發作的同時還要專注上課,是真的很困難呀!
而揉眼睛還有一個問題,就是可能導致散光度數增加,而散光會造成視力模糊、眼睛疲勞,看東西若不清楚,眼睛自然會不自覺用力或瞇眼睛。
對小小孩而言,散光超過200度還會有弱視風險,需要好好關注。一般會建議3歲就開始定期追蹤視力,畢竟眼睛實在是太重要了。
若不治療過敏性結膜炎,持續地慢性發炎也會增加眼結石的風險,如果結石較大,就可能會有異物感、刺痛、流淚等症狀。
急性期可冰敷止癢,治本仍需調理過敏體質
眼睛正搔癢時,可先藉由冰敷止癢,每次大約5-10分鐘即可,也要避免溫度太低傷害眼睛。
也可以點人工淚液幫助沖掉過敏原、保持眼睛濕潤。
如果要點眼藥水,請務必要就診由醫師開立,針對過敏性結膜炎,一般是以抗組織胺眼藥水為主。
有的眼藥水可以短期使用緩解症狀,但太常使用反而會導致症狀惡化,比如去充血劑的眼藥水(通常會主打有消紅眼效果),就可能會有反彈性眼睛充血。
而含有類固醇的消炎眼藥水,也不能長期使用,會增加青光眼、白內障的風險。
接著我們回來談談,中醫如何看待孩子的過敏體質。
臨床上很常見「表虛」這樣的過敏體質,我們可以想像成,身體第一線接觸到外界環境的表層範圍,是不穩定且不堅固的,包含呼吸道(鼻子、氣管)、皮膚,當然也包含今天在聊的眼睛。
由於體表的防護網不夠完善,當遇到過敏原或刺激原,就更容易起反應,出現搔癢、紅腫的症狀。
而中醫治療表虛的重點,就在於「增強身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」,把防護罩打造更堅固一些,這也是為什麼以桂枝湯為基底的處方很常被用於小朋友過敏調理。
此外,針對眼睛搔癢,還可以搭配荊芥、薄荷、菊花等中藥,止癢又能清利頭目。
中醫在治療上,向來都擅長以治本為主,同時適度運用治標中藥,來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。
尤其過敏調理又是中醫的強項,因為門診中孩子多,觀察起來大約服藥1-2週就會改善,搔癢的頻率跟程度都會變少。
當下次眼睛又癢起來時,除了冰敷、點藥水,不妨嘗試看看中醫,從根本體質來調理過敏,還能一併改善過敏性鼻炎、氣喘,以及異位性皮膚炎噢!
什麼時候建議讓孩子嘗試中醫治療?
服用中藥沒有年齡上的限制,不論是否已有西藥治療,都可以透過服用中藥減緩眼睛過敏症狀。
如孩子不接受吃中藥,也可經中醫師評估體質後,在特定季節(夏天、冬天)使用藥餅外敷(也就是三伏貼、三九貼)等其他治療方式:
1.眼睛過敏搔癢紅腫,頻繁揉眼睛
2.眼睛過敏搔癢紅腫,影響專注力或干擾睡眠
3.過敏性結膜炎,伴隨散光度數增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