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最後更新:2024.05.29)
就診後如果遇到突發狀況,比如感冒,最通用的解決辦法,是致電診所詢問中醫師,或者提早回診調整藥物。
如果有在服用生長發育相關的水藥,遇上感冒或腸胃炎,一律停止服用,等感冒都好了再繼續喝。
當然,還有許多細節可談,比方說,感冒時在哪些情況下原本的中藥可以繼續吃?如果有發燒,何時該停藥?感冒後已經有在吃西藥,中藥還能吃嗎?中西藥需要間隔多久?腸胃炎是不是該停藥?吃中藥後拉肚子該怎麼辦?
這篇文寫得比較細,主要適用於我自己門診中的各位,畢竟每位中醫師開藥的模式不同,如果有疑惑,建議直接跟自己的中醫師討論哦!
重點瀏覽
吃中藥後感冒發燒
感冒了,什麼情況下原本的中藥可以繼續吃?
不管是孩子或成人,都會因為有鼻炎困擾,又不想一直使用抗組織胺西藥或鼻噴劑,而尋求中醫治療。
如果當次中藥處方是針對鼻炎(包含噴嚏、鼻水、鼻塞、鼻涕倒流等症狀),以我自己的經驗來說,突發感冒後,多數情況是可以繼續服用藥物的,也有助於緩解感冒的鼻涕鼻塞。
當然,感冒時高機率不會只有鼻子的不適,可能還有喉嚨痛、咳嗽等,原本的藥針對這些症狀的緩解的確比較有限。
假設喉嚨痛或咳嗽症狀越來越嚴重,建議還是要就診換藥。但如果後續只剩鼻子的症狀,就可以繼續把藥吃完,不需要提早回診。
記得,只要遇上感冒,幫助生長發育的藥水一定要停,因為裡面大多是補氣補血的藥材,在感冒階段是不適合服用的。
發燒後,何時該停藥?
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是「發燒」,當已經發燒了,會建議原本的鼻炎中藥可以繼續服用2天,觀察有沒有退燒,如果繼續服用原本的藥2天後,發燒仍然持續,就建議先停藥,回診換退燒的中藥。
如果不方便回診,也可以就近在附近的中醫診所拿退燒中藥,或者西醫就診拿退燒藥也是可以的。
在退燒後,如果有明顯的鼻涕鼻塞,就可以繼續服用原本的鼻炎中藥,加快感冒改善的速度。(對感冒後誘發的呼吸道過敏症狀也會很有幫助哦)
延伸閱讀:為何要區分感冒與鼻過敏?中醫治療的差異
因為感冒先就診西醫了,中西藥間隔時間需要多久?
間隔半小時即可,不論是退燒西藥,或者止咳止喘化痰的西藥,跟鼻炎中藥不太會有交互作用。
只要孩子還願意吃中藥,就不需要因為感冒有吃西藥而停下原本的鼻炎中藥,如上面提到的,繼續吃中藥感冒反而好得更快!
提醒一下,如果原本拿的中藥不是在調理過敏體質,就建議要等感冒全都好了再繼續吃中藥。
如果看了以上內容,還是不確定該怎麼辦好,一樣是建議致電診所詢問,或者回診討論哦!
其他門診常見QA:已經接觸中醫
吃中藥後腸胃炎拉肚子
就診後腸胃炎,原本的中藥還能吃嗎?
服藥期間遇上腸胃炎,如文章一開始提到,建議要致電診所與醫師確認。
一般來說,大多會建議停服原本的中藥,不管是病毒性腸胃炎(如諾羅病毒、輪狀病毒等),還是細菌性腸胃炎(大腸桿菌、沙門氏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等)。雖然有少數情況仍可以繼續吃,但多數時候是需要換藥的。
所謂少數情況可以繼續吃,比如原本的處方是以葛根湯、葛根芩連湯、理中湯為主的時候,但畢竟每次腸胃炎的狀況不同,也許只有腹瀉,或只有嘔吐,或者上吐下瀉一起來,都需要依照當次狀況做藥物的調整。
此外,不論大人或是孩子,如果原本看診的困擾中有便秘問題,原本的藥就可能會有潤腸通便的藥,在腸胃炎拉肚子時,自然就不適合繼續服用了,等腸胃炎都好了,再繼續吃藥。
延伸閱讀:腸胃型感冒,吃中藥恢復快
服中藥後拉肚子怎麼辦?
有時會被問到,吃中藥後拉肚子腹瀉,是不是在排濕排毒呢?關於什麼是「毒」?中醫怎麼排毒?所謂「急下存陰」是什麼?拉肚子可以幫助排濕嗎?這些問題其實可以另外寫一篇文來聊聊。
但為了避免這篇再度變成無敵長文(苦笑),以下先著重在「服中藥後拉肚子怎麼辦?」來討論。
簡單說個小結,在吃中藥後,沒有腸胃炎,卻持續有拉肚子或腹痛,是需要跟醫師反應的哦!(尤其吃完中藥不久就腹痛腹瀉)
比較有可能的狀況是,因為才剛開始服藥,腸胃也許還不太適應,頭幾天可能有拉肚子的反應,但隨著服藥,拉肚子漸漸改善,恢復回條狀、有解淨感的排便。
短暫拉肚子不用太擔心,不會因此損害到腸胃功能,但長期的拉肚子,甚至食慾也開始慢慢變差,就真的要注意了。
關於「急下存陰」,在一般門診中其實很少運用此治療手段,這是透過拉肚子的方式,來清火氣並保存身體的陰液。(此方法也許在住院病人有機會使用到)
比較常見的,是因為原本有便秘困擾,處方中有使用到潤腸通便的中藥,也許藥力比較強或腸胃還不是很適應,導致服用後拉肚子。
這邊教大家一些觀察&自行調整的小方法,如果隨著服藥,拉肚子或腹痛的情況越來越明顯,甚至造成出門的困擾,我會建議下一包藥就少吃一點,比如減少1/3,只吃2/3包就好。等腸胃比較適應了,再重新吃回一整包觀察看看,如果還是不舒服,就持續減少份量服用。
如果隨著服藥,拉肚子的情況漸漸改善了,就不用自行調整劑量。回診時可依照服藥期間的觀察,一併跟醫師反應。
有時開立的潤腸通便中藥劑量比較大,我都會提醒各位可以視排便情況,觀察有無拉肚子跟腹痛來調整劑量。
另一個可能的情況是,虛寒體質的人因為某些情況,處方中「暫時」需要使用到一些性質偏涼的中藥,比如有清熱解毒效果的。如同在急性感染時需要吃抗生素一樣,抗生素下肚後就造成腸胃不適,出現胃脹或拉肚子等。
不過,這種情況雖然會發生,但一定也是短時間服用,並不會需要一直吃著不適合腸胃的中藥。
而拉肚子到底能不能幫忙排濕,其實效果並不顯著,濕氣的排除主要還是透過小便而非大便(僅少數情況會從大便加速利水),此外,幫助腸胃功能改善更是改善濕氣的重點,並不會一直讓你拉肚子,反而傷腸胃。
因此,服藥後持續拉肚子,請跟你的中醫師討論討論哦!
腸胃炎或感冒期間的飲食建議
大原則就是選擇熟食、均衡、少量多餐、原型食物、烹調方式清淡一些,避開加工品,少油少糖少鹽。
比如主食首選白粥、小米粥或白飯,暫時避開麵條、麵包、饅頭等小麥再製品。
白吐司雖然可以吃,但市售許多白吐司為了口感好,加了不少油跟糖,要注意一下成分。沒有白飯或粥可吃的話,可以選擇全麥或雜糧麵包。
選好主食後,配個燙青菜(一點點鹽巴或醬油)、蒸蛋或煎蛋(不要太油),不要搭配肉鬆或醃漬醬瓜。
水分要少量頻繁補充,如果拉肚子或嘔吐較嚴重,建議適量補充電解水(藥局有賣),補充身體流失的電解質。不要喝運動飲料,太甜了,反而會加重腹瀉,其他含糖飲料當然也不能喝。
腸胃炎期間水果是可以吃的,可以挑選平性的如蘋果、芭樂等,建議要退冰再吃。(偏寒涼性的水果如西瓜、香瓜、哈密瓜、梨子、奇異果等先不要吃)
牛奶跟豆漿建議先避開,真的想喝就少量喝一些觀察看看。
如果是以奶為主食的一歲內嬰兒,可以繼續喝母奶或配方奶,掌握少量多餐的原則,不需要泡稀釋奶。更詳細可參考歐淑娟醫師的文章:【腸胃炎期間寶寶該怎麼喝奶?】
在服用中藥調理體質的過程中,難免會遇上感冒或腸胃炎,因此知道能怎麼處理是很重要的。
門診中很常有調理過敏體質的孩子,也許一次拿了兩週的中藥,但在回診時家長提到中間感冒了,吃了西藥後,中藥就都沒有繼續吃,而孩子的過敏症狀也因為感冒後變得嚴重。
有這樣的情況,我都會跟家長提一次上述的內容,其實只要孩子願意,中藥跟西藥可以一起吃,不僅能縮短感冒病程,也能改善因感冒而引發的呼吸道敏感哦!
關於孩子到底是感冒了?還是過敏發作?可以參考另一篇文章:孩子是感冒還是鼻過敏?門診的大哉問
祝福大家都能順利透過中藥調理好體質,即使服藥過程中有突發狀況,也都知道該怎麼處理,有不清楚的就儘管提問,不要客氣呀;)